若兼外感风寒,则甚矣。大约撩痰出血,为此证急务。
胃独为水谷之海,饮食入胃,其精气游行淫溢,藉脾之营运,以上输于肺,而充营卫,布周身,故言气必归之胃也。按《金匮》所言停饮证,当与水肿门参看。
左痛多留血,或肋下有块,右痛多气郁,气郁则痰亦停,然左血右气,亦难泥定。如欲行瘀血,加入醋制大黄末、玄明粉、桃仁泥、韭汁之属;欲止血,加入京墨之属;欲行痰,加入竹沥之属;欲降火,加入童便之属。
或含银器口中,经宿色黑者是。积者,有形之邪,或食、或痰、或血积滞成块,时常硬痛,始终不离故处者也。
更宜均药为两三次服,以防呕吐。若先治痢,疟后痢,乃余邪内伏,或脾气虚下陷使然,谓之似痢非痢。
乃知《准绳》所言,不为初起实证立法,勿误会也。 然热甚汗多而脱者,其汗必先热,后乃冷耳。